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罪念第12节(1 / 2)





  “不要紧,人没事就好。案子早一天晚一天破没什么大不了,命可就只有一条。以后千万别擅自行动,知道吗?”程巍然说的是真心话,也是他对下属的一贯要求。

  别看他平时雷厉风行的,但是真到执行大任务时,总是不厌其烦地冲手下唠叨:“一定要注意安全,不要鲁莽,一定要注意避免不必要的伤害。”就像他刚刚说的,案子早一天破晚一天破没什么大不了,命只有一条。警察的命也是命,身后也系着几个家庭。用一条生命抵一个案子不值得,同样也是对生命、对培养你多年的父母和组织不负责任。

  戚宁“嗯”了一声,不好意思地笑笑,然后打趣道:“摆这一屋子鲜花整得我像烈士似的!”

  程巍然也微笑了一下:“是局领导送的,知道你是知识分子,送别的怕太俗。”

  说话间,戚宁的奶奶和姑姑已经回到病房。程巍然知道余下的时间应该留给家人,便识趣地退出病房。

  “宁宁,吓死奶奶了,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,让奶奶怎么活!怎么向你爸妈交代啊!”奶奶摸着戚宁被划伤的脸庞,一脸心疼地说。

  “臭丫头,逞什么能,都差点毁容了。你知不知道你睡了一天一夜,我和你奶奶是怎么过来的?”姑姑也疼惜地嗔怪道。

  屋子里没有外人,奶奶和姑姑便真情流露,又是心疼又是嗔怪,抹着眼泪唠叨了一大堆。戚宁傻傻地笑着,心底感到无限温暖。

  活着真好!

  母女俩唠叨够了开始分配任务。奶奶让姑姑回去,姑姑让奶奶回去。奶奶决定今天一步也不离开孙女,姑姑无奈,只得接下回去煲大补汤的任务。

  姑姑走后,戚宁让奶奶先出去一会儿,让程巍然进来。奶奶拗不过他,只能同意了。

  程巍然再次进来时,手里提着个电脑包。二话不说便打开包,拿出笔记本电脑放到床头桌上,又拿出一个证物袋,里面装着一张cd。

  程巍然将cd递给戚宁:“是小区保安发现了你,打了急救电话,又报了警。我们去的时候,急救车已经把你接走了。我们搜查了别墅,发现客厅里cd机亮着灯,里面正放着这张cd。”

  “原来凶手‘故地重游’是为了放这个!”戚宁打量着手中的cd。看得出cd并不是原版,是刻录的。

  “对,就像你说过的,他是个喜欢追求完美的人,cd肯定有特别的意义。你听听吧,看能不能琢磨出点什么来。”程巍然说完,又补充,“技术科说刻录盘是日本的一个品牌,从刻录痕迹看,刻录机是国产品牌,都比较常见,很难追查。好了,不打扰你了,笔记本wi-fi也给你连好了,闷了你也可以上上网。”

  其实两人都清楚,现在彼此心里最牵挂的就是案子,所以一上来没有任何客套和矫情,话题直接切入案子。

  程巍然走后,戚宁打开笔记本电脑,开始听cd。奶奶在一旁守着,一会儿倒水,一会儿削苹果,嘴里东一句西一句地唠叨着。戚宁时而应上一句,倒也两不耽误。

  cd里反反复复的就一首歌,是首英文歌。戚宁英文还可以,听了几遍,歌词大意基本听懂了。她截取一段歌词到网上搜索,很快就找到了歌曲的名字和演唱者。

  歌曲的名字叫《patience》,翻译成中文应该叫《忍耐》,演唱者是国外一支乐队。据网上介绍,这首歌是乐队一位成员写给前女友的,看完所有中文词义解释,写的也确实是对一个女人的思念和爱慕之情。

  这跟于梅的死会有什么关系?难不成凶手是于梅的前男友或者他在暗恋于梅?可他跟王益德和孔家信又有什么关系?这两人不会也是于梅的情人吧?几个男人为一个半老徐娘争风吃醋才出了这么多案子?不会!这都想的什么乱七八糟的……

  整个下午,戚宁反反复复地听,听得都有些耳鸣了。

  傍晚,姑姑带着煲好的汤来了。戚宁喝汤的时候,姑姑闲着无聊摆弄起她的电脑,无意中又点出了那首歌。

  “你也喜欢听这首歌?”姑姑似乎对歌曲很熟悉。

  “怎么?你听过?”戚宁皱鼻眨眼喝着淡而无味的汤,问道。

  “我酒吧里的驻唱歌手是那乐队的铁杆歌迷,《lies》里的每首歌他都经常唱。”

  “什么?这首歌不是叫《patience》吗?”

  “对啊,它是出自《lies》专辑,是专辑的主打歌。”

  lies——谎言!这才是凶手真正想表达的。于梅的种种行径已经证明了,她所谓的维护法律的公平与正义,根本就是一派谎言!

  于梅是死于谎言。

  那么,留在孔家信嘴里的微信二维码又意味着什么?

  孔家信多次用微信污言秽语骚扰女下属,而他受到的惩罚也是被割掉了舌头,难道凶手想传递这样的信息——孔家信的死,与情色言语有关?

  那王益德手中的手术刀又意味着什么?

  不顾患者病情盲目开药,引进低劣医疗设备导致患者在手术中死亡——手术刀是医人之刀,也是杀人之刀。

  cd光碟、手术刀、微信二维码,目的不在于对警方的提示,而在于“示罪”!

  凶手留在现场的提示信息,实质上是一种示罪情节,是整个杀人仪式中的必要环节。突然间有了突破,这让本来就在医院待得难受的戚宁更加跃跃欲试。在她的强烈要求下,隔天一早,她便办理了手续,一瘸一拐地出院了。好在小姑把车留给了她,行动起来倒也还算方便。

  4 性爱日记

  眼下程巍然真可谓是身心俱疲。凶手如此密集地作案,手段异常残忍、手法复杂多样,却能够不留一丝痕迹,这在程巍然的从警生涯里还从未遇见过。他有种被凶手牵着鼻子走的感觉,心里极度郁闷。

  还有柳纯案,就这么不明不白地石沉大海,程巍然当然也不甘心。可是不甘心又能怎样?一直没有新的证据出现,进一步侦查难度很大,而在当前情况下就更不可能了。想起柳纯,程巍然抽着烟的手哆嗦了一下,神情更加颓然。

  想起柳纯,他免不了又想起林欢。自己和林欢的事情总要有个交代的,一直这么不清不楚地拖着也不是个事儿。等案子结束,一定要找个机会和林欢好好谈一次,争取把事情解决了。

  麻烦事一桩接着一桩,戚宁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,才刚出院,媒体又搅和进来。

  如今是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,任何事件都少不了媒体的参与。而仅仅半个多月,在春海这座小城市里连续发生三起离奇命案,自然会引起媒体的注意。虽然警方出于谨慎原则暂时没有正式对外回应,但很多媒体已经用它们无孔不入的挖掘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,开始探讨这几起案件之间的关联性。

  “变态连环杀人案”,别说春海少见,就是全国也不多见。一时之间,电台、网络、报纸、杂志等五花八门的媒体纷纷给予关注,各种猜测性、引用性、传言性的报道开始甚嚣尘上。这其中,本市一家名为《春海都市报》的报纸对此次报道尤为重视,不但组织了大量人力,而且连副总编辑吴良志也亲自督阵。

  吴良志亲自坐镇,当然有他的“算盘”。已经有消息灵通人士私下向他透露:报社最近要进行一次人事调整,常务副总编和总编的位置都要动一动,这对他来说是个绝好的提升机会。

  吴良志到这家报社任职时间不长,满打满算也就一年多一点儿,但业绩非常突出。他上任伊始便策划了所谓的“日记门”系列报道,让报纸的销量连着翻了好几倍,并被国内各大网站纷纷转载,算是让《春海都市报》在同行面前也露了一把脸。之后他又连续组织策划了几个选题,都获得了不错的效果,主管领导对他的能力大加赞赏。眼下这个当口,吴良志是想借着对连环杀人案的报道让自己再露一把脸,再加上某位领导的关照,说不定很快就可以上一个台阶。

  吴良志正踌躇满志之际,手机却不合时宜地响了起来。他随手拿起放在办公桌上的手机,口气不耐烦地说:“喂,哪位?”

  “是我,姗姗啊!”电话那端是个娇滴滴的女声。

  “姗姗!”吴良志精神一振,坐直了身子。他当然知道姗姗是谁,可嘴上仍不咸不淡地说:“姗姗?哪个姗姗?”

  “吴老师真是贵人多忘事,连我的声音都听不出来了,我是贾姗姗啊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