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06节(1 / 2)





  公孙珣:“……!!!”陛下这么无聊的吗?

  被吓到的公孙珣瞳孔微缩,强忍住差点从嗓子眼跳出来的惊呼,努力维持镇定表情的他扯了扯嘴角,回了霍淩一个极尽他所能才展现出来的微笑。

  直面公孙珣的霍淩轻歪了下头,旒珠碰撞的声音虽然很小,却清晰的在这安静得能听到呼吸声的殿内响起。

  然而,“声源”却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,没有任何一个视线扫过来,就连纵观全场的叶晓与秦昊都没朝这里看一眼。

  与公孙珣的距离近到呼吸可闻的霍淩轻咧了下嘴,无声的对公孙珣说了一句“好好写,朕会一字一句的看完”以后,他才直起身。

  视线漫不经心的扫过全场,霍淩随后在公孙珣情绪复杂的目送下,缓步走上台阶的他坐回了龙椅。

  这一插曲,有些人注意到了,有些人没有。

  殿试一共持续两个时辰,作为皇帝陛下的霍淩没有坐完全程,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霍淩是什么时候离开的。

  当插在香案上的香湮灭最后一点火星,这场一共三百人却从头到尾几无声响的殿试便宣告结束。

  众考生动作轻巧的站起来,遥遥朝龙椅的方向行了个礼,随后在御林军的护送下依次离开乾清殿。

  留在最后的宫嶷目送最后一个考生离开,待得他当初指定的两个副考官将所有糊了名的考卷收好,终于如释重负的他才松了口气,“走吧,我们来看看今年的学子有多优秀。”

  两个副考官朝宫嶷拱了拱手,紧接着同宫嶷一同抱着考卷在锦衣卫和御林军的护送下前往侧殿,与等候在那的另外十七个考官一同阅卷。

  因为规定了答题时使用的字体,在“誊录”几乎就是个摆设的情况下,考官阅卷几乎没浪费多少的时间。

  三天过后,达成统一意见的众人选出了十份卷子,只是在一二名的认定上存在着异议。

  讨论多次都无法达成统一意见,宫嶷只能拿着这两份卷子去寻求霍淩的意见——反正选出来的十份卷子最后都要给皇帝陛下过目,现在只不过提前了流程而已。

  怀着这样的想法,宫嶷求见霍淩的时候,也没忘记将剩下的八份卷子带上。

  宫嶷进殿之前,霍淩正在跟叶晓谈事情(聊八卦),再次感受到李公明在江南有多惨的霍淩身心愉悦。所以当宫嶷禀报了来意的时候,本来不想看卷子的霍淩沉默了会儿,瞥了一边的小安子一眼。

  得到眼神示意的小安子不再假装自己是个花瓶,连忙恭敬的接过宫嶷先递过来的两份卷子,又双手捧着的将其交给了霍淩。

  “这两篇策论都很出色,我们拿不定到底谁该第一,还请陛下裁定。”

  这一声“请”,让霍淩忍不住弯了弯眼睛。

  伸手接过两份卷子,霍淩又将其中一份卷子暂时交给小安子拿着。

  带着对“第一第二为什么难确定”的好奇,他垂眸逐字逐句的看了下去。

  霍淩手中的这篇文,开篇先简单的说明了大周同北疆之间多年的“恩怨情仇”,随后详细介绍了北疆王庭目前的情况。

  年逾古稀的北疆大王虽然总时不时的病一场,但就是不退位让贤,长成了雄鹰和猎豹的大皇子和二皇子撕得难分难舍,然而关键时刻又一致对外的力图让北疆大王明白“未来属于年轻人”这个道理,被大王忠爱的幼子手握大权却难以自立,时不时的还需要老当益壮的大王帮助。

  写到这里,作者顺便用春秋笔法提了一下霍淩出门钓个鱼,结果回来就当太子的那场“宫变”,并凭借此恭维了一番太上皇霍检的“远见卓识”。

  一句“天选之子,大周必盛”做为大周情况的总结,作者笔锋一转,紧接着表示——北疆局势混乱对大周而言是个机会,那勉强维持的平衡只需要一根名为“反间计”的稻草就能轻易打破。

  不战而屈人之兵,反间计,玩的就是心跳。

  看着手中这份逻辑结构严谨得找不出一点破绽的策论,不提那些生动又形象的比喻,字里行间扑面而来的各种弯弯绕绕,这次被比喻为“龙门给鲤鱼跳”的霍淩,怎么想怎么觉得这篇策论的作者就是公孙珣。

  抖了抖卷子,霍淩忍不住轻笑了一声。

  他并未马上开口点评这篇策论,而是将手中的卷子递给小安子,并从对方手中接过了另外一张卷子。

  随手打开这份卷子,霍淩同样逐字逐句的看了下去。

  不同于前一篇辞藻华丽、比喻生动、结构严谨的策论,霍淩现在手中的这篇策论语言朴实无华而且结构简单,但是字里行间中的“刀光剑影”,却一点都不比前一篇少。

  如果说前一篇“玩的就是心跳”,那么现在这篇策论总结起来就是——

  “一根草引发的血案”。
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  本文参加了征文活动,看沙雕皇帝在线强国,所以请不要大意的用营养液和地雷砸我吧【爱你们( ̄3 ̄)╭?~】

  本章抽取的尾数为13,只要尾数是13的两分评论的小天使,都能收获来自作者的红包=v=

  你们点的番外……………我总有一种番外都可以写十万字的感觉orz

  第134章 完结失败的作者

  北疆赖以生存的是什么?

  不是北疆的皇庭,也不是被北疆皇庭统治的北疆人民,更不是他们的“母亲河”——额尔古纳,而是——草,北疆随处可见的草。

  衣、食、住、行……在北疆,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都绕不过这随着风而肆意生长的草,北疆牧民的一生在某种程度上来说,就是跟着草走的。

  离离原上草,一岁一枯荣。

  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1

  草不绝,北疆不断。

  那么,一只兔子能做什么?

  吃草、打洞、生崽并将前三件事无限的循环下去,直至死亡。

  “咦?”

  万万没想到开篇见到的会是兔子,霍淩被这出人意料的开头调动起了情绪,意识挺直背脊的他甩掉莫名出现在脑海中的兔子咀嚼草叶的画面,继续看了下去。

  和前一份“玩得就是心跳”的策论一样,这篇文在分别介绍了兔子和草的特点以后,紧接着也说明了北疆目前的情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