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00章(1 / 2)





  瑞亲王连连点头,心中赞叹。萧家很真是不简单。近百年来,有八成的胜仗都是靠萧家打下来的。

  这是一支铁血铸就的队伍。即便十年没有主子,也依然战力强悍。

  恐怕如今皇帝心里不仅仅是忌惮,更多的则是眼馋。

  要是能为自己所用该多好!泰安帝此时还真就如是想!

  二郎第一时间得了这个消息,就请假往家里赶。这些日子一家人都跟着悬心!女人们烧香拜佛,男人们都抄起了经卷。明知道没什么作用,但总抱着一丝期望。他这些日子过的尤其艰难,皇上曾经想要把自家圈起来的事情,不知怎的就传了出来,还传到了他的耳朵里。如今他也不是官场小白,这里面的弯弯绕他多少能猜到一点。皇上跟瑞亲王的私密话怎么会传出来?还好死不死恰好传到他耳朵里。这背后究竟藏着什么心思,他想想都觉得毛骨悚然。即便再怎么害怕,他还是不得不装作一副什么都没发生的样子,当作自己不知道。在谁面前也不敢透漏半个字。现在,不管曾经发生过什么,都不重要了!总算平安度过了!

  在城门口,遇上了也正要往回赶的汪兴华。应该也是得到消息,急着回家报信的。两人互看一眼,点点头,没有丝毫停歇的快马往庄子上赶。

  一见家人,二郎的眼泪险些落下来,“大胜!平安!”这四个字,仿佛用尽了他全部的力气。

  “菩萨保佑!多亏菩萨保佑!”钱氏瘦的只剩皮包骨,可见心里受着怎样的煎熬。

  郑老三只觉眼前一黑,人也不由自主的往后倒,彻底的晕过去了。

  一家人瞬间大乱。

  郑老二一把扶住自家兄弟,边宽慰家人,“别着急!没事!这是心里的事放下了,歇歇就好。”

  汪兴华背着郑老三,把人安置在里屋炕上,又派人去请大夫。

  梅氏给赶回家的两人安排了饭,“先吃点,吃完慢慢说。”

  二郎抓起馒头,咬了两口,才道,“这次大胜,把鞑子,北胡,犬戎都给卷了进来。一共歼敌八万!”说完,他艰难的咽下馒头,斟酌道,“其中四万是鸾儿带着童子军,把人困在古拉山里。然后用炸药炸了山。山上常年积雪,四季不化,哪里经得起一炸?直接就雪崩了!四万人全被埋在了雪层下面。只有那个统帅耶律王子带着三个护卫逃脱了。”

  竟然是这样!一家人倒吸一口冷气!

  老天作保,郑家都是本本分分的庄稼人!

  怎么偏偏这样一个杀神就托生在咱们家呢?

  郑老二抚着自己狂跳的心,不由的问候一声老天爷!他虽然在江湖上飘,也沾过人血,但数以万计的取人性命,他想都不敢想。

  不管心里是什么感受,对于郑家人来说,能得到自家孩子平安的消息,就足够了。

  萧家军,郑青鸾,童子军,京城正热议他们的时候,来自萧云峰的一道折子,把京城的热浪掀到了一个新高-------

  ☆、第172章 那一跪

  第一百七十一章那一跪

  萧云峰竟然带着新训练的水师,直接打到了倭国,并且将皇室成员尽数俘虏!

  京城里如同热油锅了倒了一瓢水,瞬间炸了起来。

  身背杏黄旗的驿差,沿路高声报捷,飞马往皇宫而去。

  泰安帝拿着手里的折子,激动的手都抖了起来。文治武功,开疆拓土!哪个帝王没有这样的雄心壮志?这些年兢兢业业,如履薄冰,不就是为了生前身后名吗?

  “好好好!”泰安帝朗声大笑,“言之不愧是朕的外甥,干的好!”

  “皇上,言之只怕已经快到京了。”瑞亲王笑道,“以这孩子的个性,既然水师已成,他必不会再回琼州,而是先回京城来上缴兵权来了。这会子怕直接从津溏靠岸,这两天就该进京了。”

  泰安帝沉吟了一瞬,点点头,“按折子的日期看,确如皇叔所料。这会子他怕是已经进了直隶地界了,该筹备献俘的事了。”一想起献俘来,就浑身意气风发。

  “交给礼部办就是了!难得有这样的好事,怕是再累也甘愿。”瑞亲王好心情的笑道。

  “按皇叔说的办!”泰安帝像是才想起什么似得拍了拍额头,“朕都忙忘了!还没告诉江阳呢!”

  “这么大的喜事,京城都传遍了。江阳能不知道吗?”瑞亲王赶紧拉住这个乐的晕头转向的皇帝。“这会子怕是宗室朝臣都急着往宫里来呢!您且有的忙!这些俘虏该怎么安置,什么待遇,都得有个章程。”

  “对!对!”泰安帝这才安心坐下,“朕真是高兴啊!”

  知道你高兴!可别光高兴不干活啊!瑞亲王提醒,“您看,献俘的时候,是不是也该给郑家些恩典,让郑叁水也沐浴沐浴皇恩。”

  “应该的!”泰安帝笑道,“也让他看看言之这个女婿嘛!”

  瑞亲王点头,赶紧让人去传话。就怕这位皇上这股子高兴劲过去后,又起幺蛾子。

  ------------------

  朝华宫里。

  白嬷嬷小声禀报,“咱们侯爷马上就进京了。立了这么大的功劳,皇上总该允许在京里多住些日子,才回南边吧。也能多陪陪您。”

  江阳长公主靠在榻上,心神放松。“回南边?不会了!只怕急着往北边去呢!”

  说完就闭起眼睛。不管在哪边,只要不打仗,没危险的地方,就行了。边城刚经历大胜,正是安稳的时候,峰儿去北边,如鱼归大海,她反而更放心。郑家的丫头,真是让她一百二十分满意。

  白嬷嬷见主子没有说话的意思,也就识趣的退了出去。

  ------------------

  郑家接到皇上的口谕,一家人都兴奋了。

  萧云峰的水师组建并训练完成,就意味着他接下来会去边城。那么,自家的闺女也应该能回来了!

  南北都打了打胜仗,意味着暂时不会再起战事了,安全了。不用再提心吊胆了。

  这让一家人如何不欢喜?

  “他爹,咱们熬出来了!”钱氏的脸上瞬间就有了光彩,“闺女快回来了,女婿也平安无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