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48节(1 / 2)





  等到刘大娘提着一篮子饼和谢大嫂端着一大锅子饭过来时,辛湖的最后一道菜,鱼片清汤也要起锅了。翻滚的奶白色鱼汤里,浮着嫩生生的鱼片,再抓一把葱花撒进去,那香气立马飘得满屋子都是了。

  第51章 热闹

  大郎一边偷偷吸了一口口水,一边和平儿把家里的和从两个邻居家借来的破桌子,烂椅子全找出来,开始在堂屋里摆放起来。这么多人,今天第一次动用到了堂屋。

  把三家人的桌椅板凳全聚在一起了,也不能让所有的人都坐下来吃饭。

  女人这一桌,谢老夫人年纪最大,张婶婶是个孕妇,刘大娘也算是长辈,自然是要占个座位的。汪氏,谢姝儿,辛湖当然只能站着了。

  男人们这一桌,江大山,谢公子,受伤的谢三都有座位,谢五和大郎只能站着。

  至于孩子们就随他们的便了,爱在哪桌就在哪桌上吃。反正都得站着,也不兴什么讲究了。现在已经一人端着一个碗,在喝汤。鱼片汤又有营养,又鲜美,每个小孩子都喝得津津有味。

  作为陈家唯一的大人,江大山这个舅舅不得不拿出主人的架式,第一个拿起筷子,招呼大家说:“我们这小地方,小门小户的,也不兴什么男女要分开了。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也不讲。大家自己随意吃。”

  谢老夫人难得参与这种场和,当然入乡随俗,笑眯眯的说:“老身今天有福了。能和大家伙一起热闹热闹。”

  “娘,这是阿湖特意给您弄的两道素菜。”汪氏给婆婆夹了两片莲藕,和一筷子萝卜丝。

  谢老夫人若有所思的轻扫了阿湖一眼,心想这孩子年纪这么小,就心这么细,着实难得。人却依旧笑眯眯的说:“多谢小阿湖了。”

  她尝了这两道菜,又笑着对汪氏和谢姝儿说:“果然,阿湖厨艺比你俩高。就这两道普通小菜,你们也天天炒,就没她一个小孩子炒得好吃。”

  谢姝儿不服气的,咽下嘴里的汤,说:“我就不信了,不过是在锅里炒几下,这么简单的菜,我们俩还比不过她。”说着,她立马夹了两片莲藕,快速的嚼动起来。然后,又不死心的夹了一筷子萝卜丝。

  “怎么样?”谢老夫人见女儿吃完了不吭声,追问起来。

  “阿湖确实炒得更好吃些。不过,比起这小菜,我还是更爱吃鱼。”说着,谢姝儿夹了一个鱼头过来,慢条斯理的吃起来。

  谢老夫人笑着摇摇头,和刘大娘说:“我这个女儿啊,被我惯坏了。还比不上阿湖一个小孩子家家的。”

  “有人惯是福气呢。”刘大娘笑道。

  “谢姐姐比我会做针线活。”辛湖在一边搭了句话。

  “你才多大点,她多大人啦。还能不比你做的好吗?”谢老夫人说。

  “嘿嘿,阿湖就是象大嫂这么大了,针线活也不一定比我强。”谢姝儿洋洋自得的说。

  这可不是她夸口啊。辛湖在针线上的天份真正差。这还是因为辛湖两世为人,是个成年人的芯子,要不然,只怕她到现在连针都拿不动呢。

  “你怎么说话的呢?”谢老夫人轻声喝骂女儿。

  “这话可不错。阿湖什么都好,这针线活还真不在行。”刘大娘笑笑,附和了谢姝儿的话。

  “是真的。我真做不了针线活儿。勉强缝几针,就想打瞌睡了。叫我干什么活儿都行,就是千万别叫我做针线活。”辛湖苦着脸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