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64节(1 / 2)





  剩下的一头,他们也没多转,就被唯一的一家酒楼买走了,总共得了三两多银子。

  “还不错嘛。”江大山掂着手上的银子,笑道。

  “那是,幸好弄了两头野猪。”谢公子也笑起来了。

  然后,他们直奔粮油铺子,买粮食。在第一家铺子里,两人还挑挑捡捡,根本就不看那些粗糙的下等粮食。但这里粮食成色本就不太好,不过价格也不算贵。两人先各买了两整袋中等的米和中等面,一袋是五十斤,然后又买了三十斤白面与精米。总共二百六十斤的粮食。

  其实也只是花了三两多银子,刚好把两人卖野猪的银子花光。

  不过,他俩刚得的银子,也有人看见了。所以他们这么个花法,掌柜的并没在意,还一个劲的和他们套近乎,希望下次再来光顾。这可算是大主顾了。

  平常百姓一般都是拿铜钱来买粮的,一回也不过是十斤八斤,花几十上百个大钱,甚至有的人一次只买一两斤而已。

  “我们是山里的猎户,我们俩也是第一次来。猫了一冬天才出门一趟,家里人口多吃的多,就多买了些。”江大山解释道。

  “哦。”掌柜的似信非信。但进门的生意,又是难得的大顾主,他也没多说什么,熟练的给他们打包好东西,算了帐还抹了个零头。

  两人离开这家粮铺,又转进了一家杂货铺子,最重的盐和油是一定要买的,糖啊,一些果脯什么的都可以买一些。油很贵,两人也没带装油的坛子,干脆就直接让店家给他们搬了三坛子的油,一个坛子装五斤。这可真正是大手笔。这间杂货铺与米粮铺子本来就离得不远,老板自然也看见他们买粮的事情了,况且马背上好好的驮着一堆粮食呢。

  那老板见他们又买这么多油,脸上露出了惊讶而又有些怀疑的表情,但并没有多说什么,只是在他们要盐的时候,老板只肯卖十斤给他们,并且告诉他们:“我们这可是有规定的,一个人一回只能买这么多。”

  江大山和谢公子本也知道盐是官府经营的,普通人家一个月也就能吃一两斤而已。因此,老板的话,他俩并没有放在心上。两个人继续在街上打转,准备到其他铺子里再去买些。

  路过一家成衣铺时,江大山还进去买了几双鞋和一身夹衣。给自己买了衣服鞋子,江大山又想起家里的孩子们,最后在隔壁的布铺子里,买了一匹竹青色的棉布,和几尺小碎花的棉布。拿回去给孩子们做衣服鞋子穿。

  然后,两人在街尾的那家米粮铺里,又买了两包米和两包面。他俩本来还想多买点的,但这里的老板却明显的比前面两家的老板话多了,还一个劲的东扯西拉,好似要套他们的话一样,引起了江大山和谢公子的警觉。两人匆匆背起米粮付了帐,就走了。

  别说老板了,就连街上的一些行人,也不由自主的多看了他们几眼。这回江大山和谢公子都明白了,他们这么大手笔买粮买油的举动实在不太妥当。两人原本是想在去吃点东西的,也只得匆匆在一家点心铺子里,买了两包点心,就出城了。

  第63章 继续

  好在这时天气已经不早了,江大山和谢公子赶到谢五藏身之处时,天色变暗下来了。两人也顾不得和谢五多说,直接把东西放在马上,就打马往回赶。

  直到天色完全黑下来,根本就无法赶路了,两人才停下来。

  “我们就地找个地方休息。小心点。”江大山说。这一路,他知道后面并没有人跟上来。但不能保证夜里没人跟上来。

  “怎么回事?”谢五问。

  “怕是我们买的东西多,会被有人心盯上?”谢公子轻描淡写的说。

  这种事情,也真说不好,也许只是这里的人好奇他们,毕竟他们俩买这么多粮食,又带着马,着实能给人怀疑的理由。毕竟这是个小县城,象他们这样来采买的情况,估计极少。搞不好,就会被人认为他们不是良民,甚至有可能是出来采买加打探情况的土匪呢。虽然他们也跑了很多路,经过了很多地方,其实正经的土匪根本就没遇上过。

  就着随身带的冷水啃了干点心,三人粗粗搞饱了肚子。寻了个避风处,安歇下来。

  “小五,夜里警醒些,可别打瞌睡。我先睡会儿,下半夜和你换。”谢公子临睡下了,都不放心,还又交待了一句。他和江大山两人进城一趟,比谢五累得多,所以两人把守夜的任务交给了谢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