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91节(1 / 2)





  “恩,是柿子树。我喜欢。”辛湖看了看,开心的说。

  柿子是种很甜的水果,而且可以做成柿饼,保存下来。小时候,他们家也栽了两棵柿子树,吃不完的柿子还分给亲朋好友。后来整条村子都栽了柿子树,吃不完的柿子就开始制作柿饼了。现在想想,她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。自己家做的柿饼,可比市场上买回来的好吃的多。

  “哎,就是只有两棵,怎么不多弄几棵回来?”刘大娘有些遗憾的说。总共才两棵,一看就是大郎的手笔。

  她把树苗给辛湖,说:“明天带回去栽在你们家后面。”

  “好。”辛湖快乐的想象着,以后家里就有吃不完的柿子和柿饼了。

  “石磨终于有了。”刘大娘在一只筐子找到了,高兴的叫出来。这是她最关心的东西,因为小初八要开始吃米糊了。他娘的奶水太少,孩子完全不够吃。

  “还有副大的呢。”辛湖指着另一只筐子说。

  “恩,以后我们可以自己磨些东西了。收了豆子还可做豆腐。”刘大娘很高兴。豆腐已经说过好几次,却还是没吃上。

  “你会做豆腐吗?我们有点豆腐的卤水吗?”辛湖反问。

  虽然在现代做豆腐不算什么技术活。但点豆腐的卤水,大部分的人都还是得去买。不过,她记得小时候,家家户户腊月都会自己做豆腐,用的是石膏点的豆腐。石膏很便宜也常见。老家腊月有晒干豆腐的习惯,所有家家户户做很多老豆腐,腌制后晒干,存起来慢慢吃,还可以做成霉豆腐等等。

  “哟,这可把我难倒了。”刘大娘拍拍自己的脑袋,不好意思的说。她只知道豆腐好吃,真要让她做,可就难了。

  辛湖暗叹,没有卤水也没有石膏,其实就算有这两样东西,她也得经过试验,才能做出豆腐。毕竟她以前的做法,是不能用到现在这个环境下的。她决定以后试试醋,这个法子是她在度娘上看到的,也不知道效果会如何?

  “不着急。我明天问问谢家的人,说不定他们会呢。”刘大娘倒是想得开,觉得做豆腐不算什么大事情。辛湖也不急,因为现在没豆子。

  “要说这些东西,最让我喜欢的,还是这小灯笼了。”辛湖说。

  “那是,这么小巧,是讨孩子们喜欢。”刘大娘说。

  她也是富贵家里出来的人,以前用过更高级的灯笼,气死风灯等可以晚上用来照亮的灯具,现在看到这小巧的竹灯笼,都不由自主的观看起来。

  “总共才五只。他们也不晓得多弄几只回来,起码得让每个孩子都有一只啊。”刘大娘越看越喜欢,不禁抱怨起来。

  “恐怕他们根本就没想到。”辛湖说。

  她心里很明白,从上次他们买的东西就可以看出来,大男人们只看得到最需要的东西。没有让他们弄些孩子的玩物回来,他们自然不可能带。这五只小灯笼,居然还有三只是旧的,很显然也不可能是买的。她想来想去,只能说,这可能是大郎捡回来玩的。

  不得不说,她的这个猜测,是对的。大郎自己就是个假小孩子,当时拿这灯笼,也不过是因为有个小孩子硬要送给他的。后来小孩子们也纷纷效仿,但有的实在是太旧了。他就选了五只有看相的,拿回来了。而且他想着,这里总共五个小孩子。平儿,阿土阿毛,小石头,大宝正好一人一个。他没算自己,也没算辛湖,当然不可能算上小初八。

  “就是,这些小玩意儿,他们哪里能想到啊。”刘大娘叹道。

  两人继续清理东西,希望能在那只筐子里再发现什么好玩的又新奇的东西。

  “哟,这次给你买了两块好看的衣料子。你看看,好看不?”刘大娘翻出那两块一紫色一粉色的布料,笑道。这粉嫩的颜色,真的只能给小姑娘做衣服,其他人可用不上,一看就是专程带给辛湖的。

  辛湖接过来,笑道:“好看。”这两块布确实还不错,颜色还算正。但其实料子比不上身上的这件花衣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