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00节(1 / 2)





  “那我们再找找看,看能不能多找几块。”大郎兴奋的说。

  他米面都吃,看似没有特别的爱好,实在是因为上世当过兵,有口吃的就不错了,谁还讲究是米好吃还是面好吃啊。但实际上,他与辛湖一样,喜欢吃大米一些。比如喝粥,他就爱大米粥,而不是用面粉煮的稀糊糊。

  果然,大家又在附近找到几块类似的荒草地。

  “哎,明年得想办法弄点水稻种子回来。”大郎说。原先的芦苇村人,就没种过水稻,也没开过水田,所以也不可能给他们留下水稻种。他还以为这个地方不能种水稻,搞了半天,有可能是人家根本就不会种,又或者人家习惯吃面食。

  “你们会种水稻吗?会育种吗?”辛湖问阿信和阿志。

  “我表哥会呀,他可是种地的好手。小麦高粱大豆水稻,啥他都会种。”阿信答。他俩当然不会育种,这可得有经验的积年好手,才能担任呢。

  “太好了。”辛湖高兴的说。

  “这下可好了。”刘大娘和谢三伯也觉得开心。

  这芦苇村就没个正经会种地的人,虽然庄稼都种下去了,地里禾苗也长得不错,但那可都是在大郎和辛湖的指挥下完成的。两个小孩子当家作主,大家心里多少有些打鼓,谁也不敢保证收成怎么样?虽然好象大家也不是靠这几块田养活的,但劳心劳力的,总希望有收获啊。

  “反正现在也弄不到水稻种了。先把这块田当菜园子吧。等下我给你们拿些菜苗子过来。”大郎指着已经开好的那小块田,让阿信和阿志自己折腾。反正现在菜苗可以到大家菜园子里去拔几颗过来。三家每样菜苗各自分几颗给他们,基本上也够他们一家四口吃了。

  “好。多谢大家了。”阿志和阿信连忙道谢。

  回家后,阿志和阿信把这件事讲给胡大哥听。

  “我们可以随便开荒吗?那里土地都很肥?”胡大哥激动的恨不得立马自己亲自过去查看。

  作为一个地道的世代务农的人来说,土地就是命根子。他们胡家就是因为土地少,才不得不租了人家的种,虽然一大家子很努力干活,但租子一交完,能剩下的就不多了。所以一听到可以自己开荒地,就恨不得马上去开,开很多很多属于自己的田地。

  “芦苇村,总共就三户人家。江大哥说现在加上我们,也就四户人。我们可以随便找地方开荒。”阿志说。

  他们也没想到过,芦苇村居然人这么少,不过这个地方也确实偏僻,比不得他们的老家。但这里没有灾荒,没有流民,大家又都有功夫防身,在他们看来,就好似那说书先生口中的世外桃源一样美好。

  当初他听到这句话的时候,也和胡大哥一样兴奋,但这段时间他和阿信也天天在附近四处查看过,但却没发现有什么好地方,再加上也没有种子,就没把这句话放在心里。

  可是今天真的开出肥地来了,他才把这件事说出来。

  果然,阿信又来泼冷水了,说:“地再多也没用啊。没种子啊?我们连菜苗子,都是靠大家从自己家的菜园子里分出来的。”

  幸好大家愿意分些菜苗子给他们,要不然,他们真的只能一年四季吃野菜了。说实话,现在有些野菜吃着还不错,但过段时间长老了,就真的只能当野草了,怎么吃得下去。而且冬天是不可能有野菜的,甚至秋末基本上就难找得到野菜了。那时候,他们又去哪里找菜来吃。没有菜,光靠大家借给他们的一些粮食,又能维持多久?

  虽然芦苇村的人借了粮给他们,也分了肉给他们,但那也不是取之不尽,吃不完的啊。他看得出来,芦苇村的人并不是一味的接济他们,也是希望他们能够自强,能早点自已养活自己。

  这一点,他也很认同,毕竟只能自己能养得活自己了,才有说话的权利。他们一家人,才能在芦苇村站住脚,变成真正的芦苇村村民,而不是象现在这样,完全是靠人家的好心和恩赐。虽然大家对他们很好,但他们会心虚,过得非常小心,时刻想着要讨好人家。

  这样的日子,终究不是长远打算。他希望自己能堂堂正正的做人,迟早有一天,要让大家都知道,他们不再是可怜虫,他们也能帮助到大家,也能回馈芦苇村,报答大家的救命与收留之恩。

  阿信的话打破了大家的梦想,不过阿志却说:“你也别想太多了。刚才大郎他们不是说了吗,明年想办法去弄水稻种回来。到时候,我们帮他们种,有了收成,找他们借一点种子,下一年我们不就可以自己种了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