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将军,这剧情不对第22节(1 / 2)





  “来,张嘴。”

  江离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,听话地张开嘴。楚衡笑着往她嘴里丢了颗药丸,见小女娃在嘴里舔了舔,甜丝丝的味道逗得她眯眼睛笑,这才对江羌道:“这药丸有些甜,但对身体好。离离底子不好,吃上一段时间,能健骨养神。”

  他说着,又从袖口里掏出一瓶药:“我家小童一样在吃这些,等吃完一瓶,再去看大夫。趁着孩子年纪小,好好调理,日后才不会体弱多病。”

  江羌微怔,再看因为分享了同一种药丸,正凑在一起说话的五味和江离,心下蓦地一暖,当即对着楚衡行了大礼。

  等到楚衡要回舱房,江羌忽的将人喊住,问:“郎君先前只怕便知奴家身份有异,可奴家不知为何,郎君依然愿意三番四次出手相助。郎君难道不怕……”

  楚衡站定,扭头将人打量了一番,忽然问:“你可会害我?”

  “不会。”

  “可会谋害无辜百姓?”

  “不会。”

  “可会谋夺大延江山?”

  “不会。”

  “既然都不会。”楚衡笑,“我又怕什么?”

  江羌是头一回遇见这样的人,想燕都繁华似景,处处锦绣,怎样的人她不曾遇到,却不曾见过这样的人。

  “郎君就不怕奴家骗人?”

  “不怕。”楚衡道,“只是楚某能救人,自然也能害人。”

  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不可为。

  这个道理,楚衡直到半夜才明白过来。

  彼时,夜如浓墨,月挂半空,除了船行驶时发出的声音,江上静悄悄的。

  船上各处挂了小灯,舱房内多数的烛光都已经吹熄,船工们睡得呼噜声一下接着一下。

  到了半夜,忽然听到“噗通”一下入水声。楚衡在床上翻了个身。

  又过一会儿,有轻微的敲门声,一下一下,笃笃笃地敲响了他的舱门。

  五味起身点亮桌上的烛台,见楚衡从床上坐起,这才走去开门。

  不多会儿,楚衡清楚地看到,他家小五味吃力地抱着江离走了进来。

  “你……阿娘呢?”楚衡捏了把江离的脸。

  小女娃舔了舔嘴唇,像是想起傍晚那颗甜丝丝的丸子,吃力地爬到楚衡腿上,然后伸手把一封信塞进了他的怀里。

  信上写了楚郎亲启,一看就是女儿家的字。

  楚衡拆开信,从头看到脚,再看了看趴在他腿上打哈欠的女娃娃,最后低头捂住了脸。

  明天天亮的时候,该怎么跟船工们解释,一夜之间,江羌消失,留了个闺女托他送回燕都的事呢……

  第23章 【贰叁】燕都鼓

  楚衡在船上呆了一个月,除了偶尔给船工们号脉扎针,就是躲在舱房里教两个小的识字。

  眼看着十月过去了,他们的船终于到了停船卸货的目的地江城。

  江城码头距离燕都还有一段距离,下船之后,楚衡还需要坐车沿着城外官道走上三两日才能到燕都。

  在码头边上,拴着一长排的马车,来往的人流不少,接人的,送人的,还有装卸货物的,一时间吵闹的厉害。

  楚衡和船老大告别,挑了辆看着结实的马车,带着邵阿牛和五味直接坐了上去。

  车把式是个老实的,吆喝了一声,赶着马车就从码头离开,不多久就上了官道。

  江城外的这条官道,连同了燕都和大延国内各地的货物往来。大多通过水路运往燕都的货,都需要在江城码头卸下,然后走这条官道进燕都。

  马车跟在长长的商队后紧赶慢赶地走了两日,终于赶在日落前进了燕都。

  楚衡还记得,书里在描述大延都城燕都时,几次提到“坊”。

  这是唐朝的一种说法,譬如长安城城郭就被横竖三十八条街道给分割成了一百多个坊。

  因此,一进城,见到高高竖起的坊门,楚衡虽已经有了心理准备,但仍然觉得吃惊。

  而这时,宫城内的城楼上,已经敲响了第一声闭坊的锣鼓。之后,街鼓由南向北,依次跟进,自内而外一波接着一波传开。

  “这是什么声音?”五味有些好奇地往外探了探,邵阿牛也跟着向外头张望两眼。

  楚衡不语,倒是车把式在外头回道:“这是燕都的街鼓,五更响街鼓,就是坊门开的时候。像现在响,那是催着店铺关门,百姓归家,要关坊门了。等街鼓响够八百下,坊市就都关门,不好到处走了。不然就是犯夜禁,叫武侯们瞧见还得被抓走问话。”

  五味“啊”了一声,像是没想到燕都竟然还有这规矩。

  “那我们得赶紧找地方落脚,不然鼓声就要歇了。”

  “不急不急,郎君说个地方,我这就给送过去。”

  楚衡看了看天色,又低头把自己的衣裳往睡熟了的江离身上盖了盖。马车外,那仍旧响着的街鼓声,似乎要一声一声将日暮催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