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将军,这剧情不对第87节(1 / 2)





  “我无须动他。”赵殷道,“就凭这些兵马,他就会乖乖地让出皇位。赵贞,你说对不对。”

  赵贞摇摇头,又点点头。

  “皇上!”

  太皇太后是位不肯服输的女人,事实也证明,从她初初嫁给先帝起,她的目的就不仅仅只是为赵氏生儿育女。

  她还想做这后宫之中唯一的女主人,想要能够和史书上其他王后一样,与皇上共理朝政。

  但赵氏祖训,后宫女子不得参政。

  而且,先帝并非是多么专情的人,他有很多女人,疼爱的不疼爱的。也有很多女人为他生下了儿子女儿,聪明的,不聪明的。

  有了对比,她的玄儿就显得那么的笨拙、愚钝。

  为了扶持赵玄登基,太皇太后做了很多事,却始终没料到赵玄会死得这么早,赵贞的皇位竟坐得这么不稳固。

  “你不能造反,你是摄政王……”

  她的气势有些弱了,可看着怯弱的孙子,她不得不强撑着。

  赵殷笑了:“母后,想来史书上从不曾记载过,哪一位摄政王最后会心甘情愿从这个位置上退下来。”

  “你不能……”

  “我为什么不能。”赵殷一个字一个字说道,“我是先帝最宠爱的幼子,我又是母后金口玉言册封的摄政王,我的身后还有支持我的兄弟,有兵权,有文臣的拥戴,母后,你说我为什么不能。”

  太皇太后听后,脸上越发惨白。她知道赵殷说的都是事实,当年如果不是她,赵玄那样的性格那样的能力,又怎么可能坐的上皇位。

  之后,沦为丘家傀儡的赵玄,又何尝不是因为她的缘故。

  可是她如何甘心放弃……

  “你名不正,言不顺,如何能够……”

  太皇太后还想挣扎,赵殷却是直接不客气的打断了她的话。

  “如果太皇太后与皇上愿意昭告天下,告诉众人,找到了父王的遗诏,遵照遗诏理当由我继位,并退位让贤的话,我能保赵贞一条性命,保他日后做个闲散王爷,痛痛快快地过日子。”

  赵贞的眼睛在听见“闲散王爷”后,当即就亮了。

  太皇太后却一把把人抓住,大声呼喊:“来人!快来人救驾!”

  她喊得很大声,几乎喊破了喉咙,可除了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奴才,那些曾经在面前几度表示自己会鞠躬尽瘁,保护好她的人却一个都没有出现。

  “不用喊了,母后。他们都死了。”

  像是为了印证赵殷的话,一旁就有人从后头一层一层递上来一颗新鲜的,刚割下来的人头。

  人头还在滴血,赵殷看了一眼身侧抓着头发的副手,后者面无表情,直接将人头扔到了台阶上,太皇太后的脚边。

  那颗人头在地上打了个滚,落到脚边时,太皇太后下意识的挪开了视线。

  然而,赵贞却在此时,难得壮起胆子,低头去看,一声低呼,竟直接跌坐在了地上。

  “皇祖母……”

  “栀儿!”

  随着两声惊呼,太皇太后终究眼睛一翻,昏倒在了地上。

  赵殷忽然叹了口气,扭头问:“怎么把太皇太后她老人家养的面首的人头拿过来了?”

  “只是瞧见那人锦衣华服,拿着御赐的佩刀,又叫又尿的,看着碍眼,顺手砍了……”

  赵贞的退位,干净利落。

  所谓的真正的遗诏,赵殷早已准备好,只需要赵贞写禅位诏书,一切就都搞定了。

  在诏书写完后,赵贞终于清楚地感受到了摄政王对三省六部的掌控——几乎没有任何人阻拦,就那样轻轻松松的过了,连一道反对的声音都没有,仿佛所有人早早地就在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。

  永安二年秋末,摄政王赵殷登基,封废帝赵贞,为羡王,改元泰丰。

  意为国泰民安,五谷丰登。

  登基大典并不奢华。

  满燕都的百姓只知道前一晚的动荡不安,哪里想到,不过才闭眼睁眼的功夫,皇宫里那张龙椅上已经换人坐了。

  可换谁坐不是坐,再差也不过是像明德帝那样罢了。

  正因期望值低,当宫里出来的人贴上告示,表示新皇帝不打算大半登基大典,愿整个皇城一起缩衣节食,为西北边关的庆王提供充沛的粮草军备时,百姓们反倒对这个皇帝的好感上升了。

  也是,连着两任皇帝都对大钺氏侵犯边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甚至还想出了和亲这样的馊主意,如今这位一上台,直接就表明了态度,着实叫街头巷尾的说书人大大方方夸赞了一回。

  不少文人墨客更是表示,此举乃是明君之举。似乎昨夜的血腥残忍,已如夜风一般,吹着吹着就散了。

  赵殷下朝后到宫里时,太皇太后已经醒了,一进寝殿就闻到了一股浓浓的药味,还有一丝人年迈后腐朽的气味。

  赵殷微微蹙眉,见宫女行礼,闭了闭眼道:“都出去,朕与母后有话要说。”

  赵殷虽非太皇太后亲子,却也称得一声母后。

  只可惜,他不能代替父皇废除这个女人的后位,不然因以太后尊称的女人,就该是别人,而不是这个为了私欲,可以害了赵氏江山的女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