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102节(1 / 2)





  以前这座皇宫巍峨高大,但更像是一座沉重华丽的囚牢,时时刻刻让她感受到压力。但现在,似乎是一部分压力消失,她觉得这皇宫好像也没有这么高大了。

  这里是普天之下最尊贵之人的居所,但褪去了那些光环之后,才能清楚地看见,此处充斥着的种种纷争与烦扰,也与世间所有凡夫俗子一般无二。只不过住在这里的人身份特殊,所以一举一动才能牵动更多的东西。

  甄凉先去见了金尚宫。她现在毕竟不是宫里的人了,要见皇后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,须得有人引荐。

  曹皇后近来种种举动,金尚宫自然都是知晓的,甚至其中很多都是经了她的手去办。但这并不表示她就赞同皇后的做法,因为现在这种状态,其实已经有些失控了。

  只不过身处她的这个位置,劝谏无用,就不好随意开口了。

  所以得知甄凉的意思,金尚宫倒是挺高兴的,给她行了不少方便。

  反正曹皇后对甄凉颇为优容,就算不成,想来也不会过于苛责。而一旦成功,对金尚宫来说也有好处。

  她亲自领着甄凉前往万坤宫,路上倒也没有交代太多,而是说起了自己从江南带回来的那些女孩子。这些人现在都已经被安排在了各种位置上,发挥出了她们的能力,给金尚宫帮了不少忙。

  甄凉本来心情有些凝重,听她提起这些,倒是缓和了不少。

  无论如何,看着这些女孩子们走向另一个结局,总归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。

  到了万坤宫门口,金尚宫才交代了几句,大意是让她在皇后面前说话的时候要委婉一些。甄凉点头答应,但心里其实没有什么把握,她今天要说的,并不是多么令人愉快的事。

  虽然在甄凉自己看来,她跟曹皇后几乎没有太多交集,甚至没见过几次面,但实际上,曹皇后对她的关注并不少。当初甄凉作为女官被采选入宫,本来就是要成为皇后的帮手,而且宫中女官的人数并不多,甄凉自觉低调,但皇后其实早就注意到了她的存在。

  在曹皇后看来,甄凉是个聪明人。她在有意识的藏拙,并不想露出锋芒。

  按理说,这样的人,正是曹皇后所需要的。但也许是因为甄凉太年轻了,总让她想起从前的自己,所以她并没有强求,而是顺着甄凉的意思,让她去了桓羿那里,甚至为她遮掩了一番,免得被皇帝注意到。

  可惜终究还是没能逃过,不得不出宫避祸。

  不过,这也是曹皇后能想到的最好的结局了。离开了皇宫,以她的聪明才智,想来能过得很好。

  然而甄凉去了江南,又向当时的金尚仪提议在江南采选女官,曹皇后就已经看出了几分端倪。当时桓羿刚刚从江南赈灾回来,不难想到甄凉为何会去江南,她背后站着的人又是谁。

  更重要的是这个提议所表露出来的,她或者说她背后的越王的态度。

  他们在隐隐地离间皇后和皇帝之间的关系。

  不过曹皇后并不在意,因为那时她早就已经对桓衍彻底失望,将精力都转到了后宫权力上,所以即使看清了这些,也没有揭破的意思。

  甚至她还有些好奇,他们会做到什么样的地步。

  所以这一回,得知甄凉要入宫拜见,她还特意腾出了一段时间。

  甄凉出宫之前,曹皇后见过她一次,所以看到跟在金尚宫身后的人时,她也不免有些吃惊。因为甄凉整个人的气质,与从前在宫中时大不相同。

  从前,她明明生得不差,人也聪明,但不管在哪里,总能低调得让人很难注意到她的存在,像是一道没有太多声息的影子。但现在,她站在金尚宫身后,气场却丝毫不输,让人第一眼就能看到她。

  曹皇后看着她,神色不由微微恍惚了一瞬,似乎又在她身上看到了从前的那个自己。

  那时她还未出嫁,对未来有着无限的期盼和向往,无论何时都是明亮的、张扬的。可现在,她自己已经变成了一潭波澜不惊的死水,永远失去了那样的神气。

  而甄凉身上还有。

  短暂的寒暄之后,甄凉便找了一个相对委婉的切入点,“今年春猎时,陛下与越王殿下同时遇刺,不知后续可查出什么了?”

  曹皇后眸光一闪,她当然能猜到桓衍是想除去桓羿,只是不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变故,最终出事的人不是桓羿,而是他自己。但这个结果对曹皇后来说并不算糟糕,以后桓衍不会再宠幸嫔妃,也不可能生出其他的孩子,她的位置反而安全了。

  所以哪怕她很清楚,桓羿并不像他表现出来的这么无害,但曹皇后暂时没有深究的意思。

  只是没想到,甄凉会主动提起此事,“刺客都被灭了口,并未查出任何后续。”她摇头道,“说起来,本宫倒是很好奇,当日陛下身边那么多人,尚且还受了伤,何以越王却能全身而退?”

  “想来是殿下有上苍庇佑吧。”甄凉微微一笑,“事后检查那只猛虎,才发现它提前被人下了药。”

  曹皇后恍然大悟,原来是这样,桓衍果然是自作自受,难怪他在出事之后,就一直十分暴躁。想来换做任何一个人,都很难接受算计不成反而害了自己的结果。

  “原来如此。”她叹息了一声,“可惜陛下没有这样的好运。”

  “说到陛下……如今京中似乎有不少流言。”甄凉终于切入了正题,“娘娘可知,自己正处在莫大的危机之中?”

  曹皇后知道她入宫必然有缘故,因此顺着这话问道,“何以见得?”

  然而不等甄凉开口解释,就有一个大宫女脚步匆匆地走进来,在门口踟蹰了片刻,但还是凑到曹皇后身边,低声耳语了几句。曹皇后闻言,面色骤变,霍然起身,正要开口说话,心念电转间,视线就落在了甄凉身上。

  “你做了什么?”她冷声问。

  桓衍最近是越来越荒唐了。以前多少还会做些遮掩,只在晚上折腾,但他渐渐发现,身为帝王,没有人能管得到他,而且这种发泄,如同饮鸩止渴一般,是会上瘾的,所以到现在,就连白日里也会荒唐。

  而曹皇后方才收到消息,他今日动手的对象,已经不是何荣找来的那些小太监,而是宫女!

  宫中太监们归属皇帝管辖,女官和宫女则是由皇后来管理,两者之间壁垒分明,所以桓衍虽然荒唐,但对象一直局限在内侍之中。乍一听到这个消息,曹皇后自然十分吃惊。

  而这个消息偏偏在甄凉入宫的时候送过来,若说其中没有半点联系,曹皇后是不会相信的。

  毕竟甄凉刚刚才提起流言,又说了一句危言耸听的话。

  “娘娘明鉴,我什么都没做过,一切不过是必然的发展而已。”甄凉倒是很沉着,没有慌乱,也没有辩解自己与此事无关,而是看向曹皇后,“这种事,只要开了个头,就会逐渐失控,娘娘难道不知道吗?”

  曹皇后盯着她看了一会儿,才重新坐下去,“你说得对。”

  虽然确实很巧合,不过甄凉总不可能控制皇帝,顶多是控制事情爆发的时间。意识到这一点,曹皇后反而冷静了。甄凉已经知道皇帝的事是她在从中推动,那么她今天进宫,就不会是无的放矢。

  她看向甄凉,问道,“你方才所说的危机,是什么意思?”

  甄凉并没有提起彼此心知肚明的那些事,只是道,“娘娘为自己准备的退路,我多少猜到了一点。——那位小皇子来得确实很是时候。”

  听她提到小皇子,曹皇后的眉头皱了起来,但很快又舒展开,“既然你猜到了,就该知道,这是一个万无一失的选择,朝中也有许多人会支持本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