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32章(1 / 2)





  南海隧道这样传说中的超级工程, 律风从小就听说过。

  然而,翁总工亲自讲述,绝对言简意赅, 直切小朋友好奇的关键。

  他说:“现在桥、隧、岛结合的总方向差不多定了, 我们现在面对的只是最后的设计方案,和需要实验攻克的难题。”

  “初步方案更倾向于两桥一隧,或者三桥两隧的连续性建设,再考虑一下南海通道公铁两用的情况, 可能会多加桥梁路段,减少隧道路段。”

  “从南海立安港到宝岛富云县, 全程135公里, 只要建完它, 我们就是全球唯一哦。”

  翁承先说话, 总是不由自主挑眉, 带着对项目的期待和信心。

  跨海的风险、建设的难度、南海与宝岛之间的协商沟通, 在他心里都不算什么难事。

  他扑在规划方案上,跟律风讲述高铁在海面桥梁飞速运行, 又直冲海底穿过深蓝水域的波澜壮阔。

  他说:“最近设计组已经在动手搞方案渲染了,虽然我对他们做的设计不是很满意,但是高铁从隧道里冲向海面的景象确实很震撼人心。”

  毕竟跨越一百三十多公里海面的通道。

  无论是上桥、入隧、出隧,都与那片蔚蓝海域充满了浪漫关系。

  律风安静的听, 忽然问道:“您好像更希望减少隧道路段?”

  明明是南海隧道,翁总工却更喜欢聊海上桥梁的事情。

  翁承先嘿嘿笑道:“人嘛,总是对大海充满向往。隧道那么多, 行驶在地底还是海底, 都没什么区别。”

  “但是建立在海面的桥梁就不一样了!谁不想看着海洋沿途的风景, 清楚地知道自己行驶在海面上呢?”

  翁承先推了推眼镜, “我以前在曲水湾大桥的时候,就很喜欢看设计们做的概念视频。”

  他勾起笑,皱纹深邃的脸颊仍旧是青春年少般的惬意。

  “好像我们就应该在水面上自由自在地行驶,畅游中国每一寸天地。”

  律风听着,只觉得翁总工和他想象中一样。

  喜欢桥梁,喜欢桥梁飞跃河流,让人们自由畅快通行的未来。

  他能够想象出那样美好的景象——

  一望无际的蔚蓝海面上,延展出静谧沉稳的伟大道路,乘着风、顺着水,将通行此处的人们,安全平稳地送达目的地。

  律风迎着乌雀山的清风,心中一片豁然开朗。

  仿佛真的有那么一座穿隧过桥的通道,已经建成在了南海之上。

  律风高兴的说:“看来,我有机会亲自见到南海隧道了。”

  他这么一说,翁承先竟微眯着眼睛,笑得慈祥善良。

  “诶,那我们缺人,你愿不愿意来帮忙啊?”

  翁总工话一出,律风都愣了,忽然就回味了过来:为什么一座南海隧道,翁总工说得更多的是大桥与大海。

  这样的邀请,宛如boss直聘一样不可思议。

  律风要是刚回国,无组织人士,肯定立刻答应,马上就走。

  幸好,桥梁分院的例会律风参加了不少早成为了热爱集体的一份子。

  他心里感慨“偶像挖角啊这辈子没遗憾了啊”,却乖乖地回答道:“我回去跟吴院申请申请。”

  沉着冷静得令人汗颜,一点也看不出他始终痴迷曲水湾大桥。

  堪称国院忠诚好员工。

  刚刚还慈眉善目老来可爱的翁承先,忽然撇了撇嘴。

  “哦。我听老吴说你超级喜欢曲水湾大桥,还以为我邀请你一定会成功呢。”

  律风:???

  他尴尬的回答道:“吴院还跟您说这个吗……”

  “哈哈。”没能骗走小朋友的翁承先,笑得格外畅快,“怎么不说?他给我打电话,一直提起你。现在年轻人发展的路子比我们那些年更广,英国那么好的地方,那么好的建筑事务所,你都回来了,咱们的曲水湾大桥功不可没。”

  翁承先背着手,仰起头端详律风。

  他近乎感慨的说道:“虽然每一个都有更好的选择,但是我希望像你这样的年轻人多一些,我们国家才会走得更快更稳。”

  乌雀山大桥的绝佳景致,吸引了国际桥梁协会评委们的全部注意。

  即使没有律风在旁,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,也介绍得详尽无遗。

  设计理念、建设必要性、创新工程技术,包括最核心的抗震空管钢结构,都听得诸位评委感慨万千。

  英国举办的专题交流会,就像发生在昨天。

  他们大多数人都见过乌雀山大桥的设计概念,并且对这样危险的桥梁方案保持怀疑态度。

  高海拔、地震带,还有持续低温冰雪灾难,建成了又有什么意义?

  然而,现在,就在他们面前。

  快速通常的乌雀山高速,无缝衔接的盘山大桥,巍峨矗立在云雾之中,狠狠地击碎了他们全部怀疑。

  即使他们玩笑般调侃着克里姆,也无法抹去心头的震撼与后怕。

  “我相当庆幸克里姆是一个冲动家伙。如果不是他在网上出尽风头,恐怕我也会愚蠢地说一说这桥不能建成了。”

  “谁能想到呢?盘山而上的桥梁自古都没有过,桥不都是跨过两岸,连接两端的么?”

  “克里姆?哦,亲爱的克里姆。”一位评委情难自禁地走到后面,将他亲爱的朋友莫拉尼斯.克里姆牵到桥边,“快说说你心里的感想吧,我迫不及待想知道”

  “是不错。”克里姆皱着眉,根本不敢远眺,更不敢往下看。

  “但是它完全没有充分考虑过行驶在桥上的人的情况。这样的桥梁会直接诱发心脏病、缺氧症!相当危险!”

  超级嘴硬的克里姆有理有据。

  他作为考察团一员,有义务向所有评委提出自己的客观意见。

  史密斯听完,点点头,“你的意思是……你害怕?”

  “不!”克里姆对副主席也没什么客气的,“我这是为司机和旅客考虑!”

  他理直气壮的辩驳,并未得到多少人附和。

  毕竟,一路上他们都能听到行驶而过的车辆发出兴奋的声音,他们也克制不住情绪,发出了相同快乐的呼声。

  坡度自然、景色宜人,说乌雀山大桥会成为当地著名景点也不为过。

  哦,缺氧症状是存在的。

  因为他们实在是太兴奋了,看见这云雾缭绕越过山谷的大桥,就止不住呼吸急促,语言匮乏起来。

  “我倒是觉得,司机和旅客不会在意这轻微的缺氧。”一位评委说道。

  “确实如此。”他身边的先生深呼吸之后道,“这样的桥梁称作现代建筑奇迹也不算过分。”

  “我会在最终评审的时候投给乌雀山大桥。”

  “哈哈,我也是如此。”

  评委们并没有把克里姆的意见作为参考,甚至当场就开始寻找盟友,帮这座美进了他们灵魂的大桥拉票。

  难得不同国度的专家,都给了相同的赞美和认可。

  做接待的工作人员骄傲无比,恨不得马上将所见所闻传递给领导,让大家做好准备。

  克里姆脸色发青,主要是气的,还缺氧。

  “哦克里姆,你真的不需要吸氧机吗?”他的朋友认真关怀道。

  “不需要!”克里姆的呼吸怒而急促,径直往停车的地方走,“我要回去了。”

  他走到半道,就碰上了慢腾腾跟上队伍的翁承先和律风。

  “克里姆先生,乌雀山大桥怎么样?”翁承先笑着问道。

  克里姆瞥了一眼律风,哪怕呼吸急促地需要氧气,也端起了专家的气度,板着脸严肃说道:“还不错。”

  他能和评委专家们争得面红耳赤,那是因为他们熟悉得能够当面调侃、嘲讽。

  但是,乌雀山大桥建在这里。

  无数车辆的通行,已经证明了它的成功。

  克里姆没有办法在设计师面前毫无意义地狡辩。

  他害怕这样高度,害怕这样的速度。

  然而,他的声音在评委里起不到任何作用。

  倒不如……后悔得体面一点。

  可惜,曾经指名道姓说克里姆会后悔的律风,显然无动于衷。

  他心里都是南海隧道入海出海的伟大规划,以及要不要主动申请参与项目的挣扎犹豫,面对这群麻烦的评委,他只想赶紧完成任务,送他们回老家。

  千万不要打扰他和翁总工探讨南海大计划!

  于是,律风越过克里姆,径直走到了史密斯面前。

  “史密斯先生,请问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?”

  讲解省略、感慨跳过,律风完全肯定敬职敬责的接待员们,已经帮他说完了必要的乌雀山大桥情况。

  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听到史密斯先生回答——

  好的,是的,我们要回去了。

  然而,史密斯先生显然和克里姆不同。

  他对乌雀山大桥充满兴趣,满腔疑问都等着这位年轻的设计者亲自解答。

  他一点也不客气地直白问道:“我想知道你为什么会想到设计这样一座盘山桥。”

  “盘山结构能够使桥身在地震之中更加稳固,乌雀山大桥的方案因为地震停滞,那么,解决地震带来的问题,则是我设计时候考虑的主要因素。”

  律风的回答正正经经。

  并没有和史密斯闲聊巨龙腾飞的意思。

  地震带的考验,在乌雀山大桥建成之初便得到了反馈。

  就算是6.6级大地震,也无法撼动它分毫!

  有了史密斯的好开场,评委们顿时兴致盎然起来。

  “那么,空管钢结构具体是怎么样的一种材料?”

  “乌雀山大桥桥面的是否做过特殊处理,不会受到冰雪影响。”

  “我始终无法理解,为什么乌雀山大桥可以建成这样?”

  律风仍是平静,丝毫没有升起太多的骄傲和激动。

  如果面前是国内高校年轻人或者合作单位的提问者,他必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。

  然而,面对这群满脑子不理解的专家,他显得冷漠许多。

  “具体的数据和参数,各位可以等待乌雀山大桥相关的研究论文发表。”

  律风无情得叫人望而却步,声音甚至不由自主地带上了抗议与批驳。

  “但乌雀山大桥可以建成这样,是因为它属于中国。”

  这话说得不客气,仿佛桥梁天生贴上了国籍,因为国籍才造就了它奇迹般的身躯。

  可惜,律风丝毫没有觉得自己说错。

  哪怕专家们听到他这句话,略微变了脸色,也无法阻止他继续说下去。

  “乌雀山大桥背后站着三十七家建设队伍、实验室、研究团队,汇聚了全中国顶尖的工程技术成果。因为它属于中国,所以中国的设计师、工程师、建造者愿意如他们的誓言一般,为这座桥梁奋斗终生,创造出诸位眼前的奇迹。”

  资本世界永远走在批判集权力量的道路上。

  律风这番话,在专家听来格外刺耳。

  他们把中国强行颁布命令违背人类天性的行为,称之为独丨裁统治。

  然而,只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才能知道,比起所谓的自由民主,一个国家更需要从上到下拧成一股绳的团结力量。

  刚才对乌雀山大桥的感慨、赞美,忽然就说不出口了。

  直到他们回到大巴车上,都在不断的叹气摇头。

  “建筑应当是人类伟大的创造,而不是炫耀政府权力的工具。”

  “确实是了不起的桥梁,但是它代表的残忍,恕我无法认同。”

  “可是……没有中国政府,也就修不出这样的桥了。”

  桥梁专家的脚步,走遍世界各地。

  无数的成功建筑,都是凝结人类智慧的结晶。

  但是,中国的建筑不同。

  总是有政府的影子,总是夹杂了他们排斥的集中权力。

  低声议论不断在车厢里盘旋,刚才兴高采烈为乌雀山大桥拉票的评委,又重新开始了新一轮的议论。

  “律风不应该说那些话。”史密斯担心道,“这么美好的桥梁,应该歌颂的是设计者、建造者,而不是政府。”

  翁承先摘下眼镜,慢条斯理地擦起来。

  他幽幽说道:“朋友,律风所说的中国,并不是任何一个政府、也不是任何一个机构,而是他脚下站立的每一寸土地,他血脉里流淌的每一丝鲜血,他所见所闻所共事的每一个中国人。”

  “没有中国,我们确实就不会有这样的乌雀山大桥。”

  “不必担心。”

  翁承先戴上眼镜,仍是笑眯眯温和的模样,“我这次希望大家来,主要是让大家见识见识咱们家的桥的。奖项嘛,重在参与,乌雀山大桥不缺这个荣誉。”

  国际桥梁协会的考察队伍离开国内,发回的反馈消息仍是“静待颁奖”。

  这项需要等待开奖的国际杰出奖项,很快就被国内各大表彰活动给盖过了热度。

  网络上今天播报乌雀山大桥受到最佳桥梁表彰。

  明天播报乌雀山大桥得到吉尼斯最高、最长桥梁认证。

  热热闹闹的气氛里,一个国际桥梁奖项,成为了买定离手的热门赌注,看看这次国际专家的眼光,是不是跟以前一样烂得透顶。

  乌雀山大桥得不得奖,在国内热心网友心目中,成为了测试国际桥梁杰出奖含金量的试金石。

  曲水湾大桥输给了荷兰桥已经叫人充满怀疑。

  要是乌雀山大桥这样的旷世杰作,再输给了美国桥、日本桥,那么就能为国际桥梁的“杰出”打上野鸡符号了。

  网络上的赌注狂欢,与律风毫无关系。

  他婉拒了前往瑞士的颁奖典礼,并且开始准备自己漫长年假。

  三个月,外加近半年的灵活上班作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