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39节(1 / 2)





  上次她敷衍娇娇,说小蓝车不能骑出北京;娇娇就没再问。

  转眼她就搞了辆顶配山地车来!

  说不是故意的,谁信哪!

  众文物大为好奇,围着山地车上下打量。

  赵孟頫叹道:“现代人设计的脚力机械如此先进,我看都比得上骑马了。”

  希孟表示同意:“比溥仪在宫里骑的那种强多了。”

  这两位的谈话高深莫测,陈亮再次不明觉厉。

  娇娇吃差不多了,忽然又想起来:“对了,刚才我们骑车骑到清华大学,那边的路都封了,只能临时绕路。听封路的交警说,是学校校舍施工,挖出来八十多座古墓!好家伙,墓葬群呀!”

  佟彤来了兴趣:“墓葬群?有壁画吗?”

  她职业习惯,第一时间就想到这个。

  赵孟頫也好奇,问:“哪个年代的?”

  希孟则有点幸灾乐祸,小声对佟彤说:“怕是又要有朋友误入人间浊世了。”

  佟彤一哆嗦。墓里要是有艺术品作为陪葬的话,在这个两界相通的时代,的确有化形的可能。但跟希孟这些递藏有序的文物们不一样,它们经历了年代的断层,眼睛一闭一睁就是几百年几千年,对现代社会一无所知。这样的文物要是走在大街上,一张口就是中古汉语,那就是实打实的穿越者,绝对会引起各界的注意。

  佟彤一撇嘴,说:“难为我还费心给你们遮掩。你好好考虑考虑,万一以后身份曝光了怎么办吧。”

  陈亮已经打开微博,一刷就发现:“哇,果然有新闻!”

  #清华施工惊现古墓#已经上了热搜。目前还没有太多细节,大多是网友在底下抖机灵。

  【哈哈哈哈真·学区坟】

  【羡慕这些躺着进清华的】

  【我们坐在高高的骨堆上边,听老师讲那过去的故事】

  【这就是所谓的上课如上坟吧……】

  由于相关地区已经封锁,在专业考古鉴定结果下来之前,各路大v也只能猜测。

  有说是明代的,有说是清代的,有人说这里是元大都地界,说不定是元墓。

  还有更离谱的,分析了几千字,说是汉墓。

  佟彤也陆续收到不少艾特。在不少网友眼中,故宫职员个个都得是考古学博士。

  她刚想回“我也不知道”,忽然娇娇插话:“是清代的咯。我记得纳兰公子家的祖茔就在那附近。而且,这些坑多浅啊。”

  赵孟頫摇摇头,轻声说:“你看那照片里,墓穴附近散落的玉器,像是汉代物件。”

  网上流传的照片是学生们从对面自习室拿手机拍的,清晰度一塌糊涂。

  但,赵孟頫是文物鉴定专家啊!给他几个像素,他就能还原出无数信息。

  佟彤一听就激动了:“你确定?”

  “是两宋间的。”希孟懒洋洋说,“建炎初年,因战乱而北徙的宋人没条件大办丧事,只能因地就简,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墓葬结构。就流行过那么几年。”

  陈亮听得一愣一愣的,真心感叹:“几位都是专家啊。”

  专家意见不一致,但佟彤确定,谁都不会信口胡说。

  她恍然大悟:“是宋人拿了汉朝古物陪葬。后来清朝人修墓,又叠在了宋墓之上,才形成了现在的状态。”

  陈亮:“佟小姐真会总结。”

  他心里说:真会和稀泥。

  佟彤一笑,随手在微博上把这个结论发出去了,加入了竞猜大军。

  当然她不忘声明:“跟几个朋友瞎猜的,猜对概不负责哈。”

  正说着,露台门又笃笃笃响了几声。一个飘逸美人的脸探了进来。

  “不好意思哈,我能进来一下下嘛?”

  佟彤回头一看,是雪晴。

  他不是一个人。身边居然还跟着个年轻英俊的小伙子,一脸茫然地看着露台上的刺身宴,俨然一件刚刚进入人间、还没太反应过来的文物。

  佟彤灌了一口清酒,疲惫地迎了上去。

  “敢问您是哪位前辈?”她打量小伙子的衣着:干干净净白t恤,运动鞋,手腕上一副运动手表,“是字还是画儿?先说好了,找我可以,食宿自理……”

  小伙子一脸懵逼地看着她。

  雪晴无辜地眨巴眼,“你说什么呀?他是民宿员工,刚带我进来的。”

  佟彤:“……”

  雪晴跟大家打了招呼,嫣然一笑。

  “听说你们在开派对耶,能加我一个吗?”
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  陈亮:笑着流泪.jp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