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7节(1 / 2)





  “你这爱好,挺费钱的。”随清评价,并非揶揄,纯属实话实说。

  “是不便宜,”他笑着点头,“但我想造的又不是巴别塔,或者什么地标建筑。不用很大,不用豪华,而且我更愿意自己动手。”

  随清笑了笑,不予置评。人人年轻时都有理想,她何必扫他的兴呢?可转念却又想到他掌上的薄茧,以及他那些奇葩的兴趣爱好。我更愿意自己动手,至少这一点应该是真的。

  神思才刚飘开去,身旁的人突然提醒:“到了,就是这里。”

  随清这才发觉已经开过了那处新式里弄的巷口,自己这个老土地竟然丝毫没有注意。她打了灯准备调头,大雷劝说不必,弄堂里路窄,送到这里就可以了。

  车子于是靠边停下,他开门下去,拿了后排位子上的纸箱,站在街沿向她致谢道别。

  “明天……”他看着她。

  明天,该做些什么?她知道他未曾说出口的问题,笑对他道:“我有你的手机号码,我会联系你。”

  他点头,十分信任。

  那一刻,她竟然真的有了模糊的想法,关于接下去该怎么做。

  两人就在那里说了再见,大雷转身端着纸箱走进弄堂里。

  随清回新区要往另一个方向去,她将车子调过一个头,又在弄堂深处看到他的背影,双肩舒展,脚步轻捷,一望便知是很年轻。

  去往新区的路上,她回想起方才的对话,惊异于自己竟会对他说了那么多。名士公寓的事,吴惟不感兴趣,所以她只对曾晨说过,世上第二个知道这件小事的人,便是魏大雷。

  莫名地,她竟生出一种近似于背叛的惭愧。所幸,还有一些细节她不曾提起。比如,那张手绘的平面图最终没能避过母亲的眼目。

  “一定要比他那边的孩子出色,你知不知道?!你这是在浪费时间,我的时间啊!”她记得母亲钱瑛这样对她喊叫。

  分明是我的时间,她当时这样想,但与此后的无数次一样,她什么都没有说出来,只是屏蔽了那些声音,叫世界安静。

  最后,那页纸连同整本练习簿一起被扯破撕碎,扔进垃圾桶里,不知所踪。

  钱瑛说的那个“他”,是她的父亲随伟。

  年轻时的随伟在汽配城开着一家贸易公司,一米九十多的身高,驾一部吉普车,面孔白白净净,嘴巴又会说,很讨女人喜欢。随清三岁的时候,随伟与钱瑛离了婚,很快又另外成家。第二任的妻子是澳大利亚籍,随伟跟着人家移民过去,不久又生了一个孩子。传回来的照片尽是阳光沙滩,花园别墅,在亲戚朋友中很受羡慕。

  钱瑛一直没能把这件事放下,一开始是较着劲比谁的日子过得更好。随伟移民之前,一直说准备把公司开到那边去大赚一笔,结果到澳洲之后反而没了动静,想来这异国他乡的要做生意并不容易。钱瑛为此很有些幸灾乐祸的意思,但也只是高兴了一下子而已,凭她的学历和能力,在合资企业升到财务主管的位子也已经是到顶了。

  于是,后来就较着劲比谁的孩子更好。澳洲那边也是个女孩,比随清小着四岁。绘画,芭蕾,钢琴,那边学了什么,随清便也要学什么,而且必须学得更多更深。一切都按照钱瑛的计划环环相扣地推进,绝无商量的余地。

  这种事谁有心去比,谁就已经输了,随清很想这么对母亲说。而且,赢了又如何呢?远在悉尼的那家人也许根本就不关心她们过得怎么样。

  但钱瑛却一直记着随伟离婚时的承诺——供给女儿所有的教育费用。于是,每隔一阵,随清便不得不打越洋电话去向父亲索要学费和各种课外班的支出,而她的父亲其实连她在读几年级都已经不记清了。去向这样一个人要钱,场面可想而知的惨烈。她自然是不愿意的,但母亲要她去,她还是去了,在电话里复述着每一句钱瑛要她说的话。

  这个两口之家全凭钱瑛做主,她,是没有声音的。

  起初,随清还以为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差不多是这样。直到读高中的时候,她到吴惟家里去玩,看见吴惟的房门上贴着“非请勿入”的字条。虽然那扇门后面只是一个八平米的小房间,在她眼中却简直像是看到了另一个世界。

  随清家里地方并不小,两室两厅,只她们母女两个住,但她跟母亲始终都是睡在同一个房间里。另一间做了书房,也是两张写字台拼在一起,她们对面对坐着,写字看书。无论做什么,她的一举一动都在钱瑛的注视之下。

  就这样一直到她念高三,即将参加高考。那个时候,距离她画出那张名士公寓的平面图,已经差不多十年过去了。

  母亲钱瑛要她报财会金融,她还是全部照办,只是默默地把一所三线城市二流院校的建筑学专业也填入了志愿表,又是那样默默地考出一个比任何一次模拟都低二十分以上的成绩,恰好掉到那个学校。

  这个结果,甚至连钱瑛这样仔细的人都没察觉出任何异样,只当那是个凑数的保底项,而自己的女儿天生就是这副样子,无声,平庸,怯场,每到关键时刻总是叫人失望。

  其实,那是随清人生当中第一次违逆母亲的意愿,但她从没有说出来过,钱瑛也一直不知道。

  “算了,”钱瑛还这样安慰过她,“先读着吧,反正你迟早也是要出国的。既然他供着那边的孩子,也就应该供着你,到时候再换专业也来得及。”

  随清默认了这个决定,直到四年之后,又一次违逆。那一次,是因为曾晨。

  第11章暗礁

  那天晚上,随清与吴惟一起吃了顿饭。吴惟说不想外出,两人于是就在随清家中叫了外卖的日料。

  食物送到,吴惟从袋子里掏出一瓶清酒,见随清在旁边看着,便道:“这是我的,你喝你的白开水。”

  “就这样勾引我?”随清抗议。

  吴惟却答:“我今天理由充分,你不要跟我争。”

  随清于是想起下午的那通电话,问:“瞒着我的那件事,现在可以说了吧?”

  吴惟避开她的目光,转身去摆餐桌,一段不长不短的沉默之后,方才开口道:“我今天跟忻涛去民政局把手续办了。”

  “什么手续?”随清追问,其实答案已经摆在眼前了。

  “民政局还能是什么手续?结婚我已经结过了,再去当然是另一种。”吴惟笑答,样子看起来竟颇为轻松。

  “……怎么会这样?”随清一时不知说什么才好。

  “合则聚,不合则散,”吴惟把她下午说的那句话还给她,兀自坐下开始斟酒吃菜,“我早跟你说过,结婚这回事,说穿了就是封建余孽,真的也没什么好。”

  随清知道她心里正别扭着,也不跟她争论,只在一旁陪着夹了几筷子,等此人酒过三巡,方才试探着问:“你跟忻涛到底是怎么了?”

  不料吴惟却回答:“就是没怎么,你知道吗?”

  “太高深,不懂。”随清摇头。

  “我俩没爱了,就是这样。”吴惟解释,言辞简洁。

  直到又饮下一杯酒,人已微醺,话更多起来。

  “记得那次在我们所附近吃饭吗?”吴惟问。

  随清并不确定是哪一次,但还是点点头。